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,醫院的CT室經常有小孩子排隊的身影。好像做CT的孩子,比大人還要多。
這不是沒有原因的:娃不小心摔到了頭、突然嘔吐不止、甲流或其他呼吸道疾病后咳嗽嚴重、腹痛、泌尿系統感染、甚至鼻竇炎……這些都有可能成為給娃做CT的理由。
但做CT帶來的健康隱患,也讓很多家長擔心。
01、CT輻射高做了會增加得癌癥的風險?
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CT。簡單來說,做CT就是機器發出X射線,與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個部位做一個接一個的斷層掃描,然后在處理器上形成圖像。
由于是一層一層地掃,CT的成像會比普通X線更加精確清晰,更有利于醫生診斷。當然,這也導致做CT會比普通X線帶來的輻射劑量大。就比如做一次胸部X片的輻射劑量是0.02mSc,而做一次胸部CT是8mSc,相差400倍!
世界衛生組織 (WHO)曾發布的關于 《兒科影像中的輻射風險溝通》 的報告中顯示,兒童對輻射的敏感性可能是成人的 2~3 倍,這種敏感性的增加隨年齡增長而變化,年齡越小風險越大,而10歲以下的兒童更容易受到輻射的影響。
美國也有研究顯示每個器官平均接受3mGy(與全身 CT 掃描量類似)的輻射對10歲兒童帶來癌癥死亡風險在女孩中為1/3000,男孩中為1/4700,且年齡越小越明顯。
所以說,要盡量少讓孩子做CT,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。
02、對于CT非必要不要做
可能有些家長不知道CT有潛在的健康隱患,帶孩子看病時心急如焚,這邊醫生單子還沒開呢,那邊就著急地問要不要做個CT啊?碰到這種情況,醫生也很為難,一般出于保險,都會默許給孩子做了。但實際上,詢問是否需要給孩子拍CT完全沒有必要。
醫生作為專業人士,一旦判斷病情需要拍CT,就會給孩子拍的,根本不需要家長提醒。但如果家長主動提出來了,醫生就很難拒絕。
醫學是門很專業的科學,里面的門道遠比我們想象中復雜。其實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精準的判斷的,比如兒童過敏性鼻炎和鼻竇炎、輕度頭部外傷、單純性熱性驚厥、輕度肺炎等。就拿輕度肺炎來說,門診的醫生其實是可以依據發熱、咳嗽、咳痰、呼吸過速、肺部啰音等典型癥狀、體征就能做出初步診斷的,然后該怎么治療就怎么治療。
這種情況其實不需要拍CT或者胸片的,因為即使拍了也意義不大,改變不了治療方案和治療結果。因此,相信醫生的判斷,對于CT,家長不要主動要求拍。
03、除了拍CT還有這些可替代方案
帶孩子拍過CT的家長都知道,這個檢查對小孩子是很不友好的。
因為給不能配合的小嬰兒拍CT是需要打鎮靜劑的,也就是維持孩子睡著的狀態,做的時候父母也得陪著。那個畫面,還是有點讓人心疼的。但其實除了CT, B超和核磁共振很多時候也能提供影像學支持,來幫助醫生診斷。
而且B超和核磁共振是沒有電離輻射的,即使做了好幾次,也無需擔心會給孩子造成健康隱患。所以,當下一次孩子遇到孩子可能要拍CT的情況,家長可以多問一句,看是否有替代方案。
04、如果真的有必要也別排斥做CT
上面我們提到了一些不用拍CT的情況,但還有一些疾病的診斷確實需要更清晰的影像學支持。
比如腦出血、腦外傷,還有胃癌、結腸癌這樣需要精確知道原發病灶大小、與周圍組織的侵犯程度、淋巴轉移程度的疾病。這就需要更清晰,更精準的檢查,如果醫生評估了風險和收益,判斷確實需要給孩子做CT,那家長也不要抗拒。
因為雖然電離輻射有致癌風險,但現有的研究也證明了只有在短時間內接受了大劑量照射、或在較長時間內分散接受一定劑量的照射時,才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。目前認為,暴露于50mSv的單劑量或100mSv的終生劑量與健康風險無關。而偶爾拍一次CT的輻射劑量是很低的,大約在2~15mSv,對身體的影響是很小的。
所以,別為了這一點輻射量耽誤孩子的病情,CT有必要做時還是要做。
如果在沒問清楚的情況下已經帶孩子做了CT,家長也不要擔心,因為這一點的輻射不是癌癥發生的關鍵。與其為了這點輻射量而徒增煩惱,還不如平時好好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這才是我們更應該做的。
最后總結一下今天的文章,對于CT,別輕率地、頻繁地給孩子做,但必要做時,家長也別糾結。
聲明:
本文為網絡摘錄或轉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